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一月, 2018的博文


你知道為什麼客家人叫客家人嗎?

什麼是客家人? 客家人,以客為家,客居他鄉之人。史上記載客家人是從山西和河南等中原地區為躲避動亂等原因而向南遷移並且在南遷的過程中與南方少數民族互相碰撞、互相融合而形成的一支獨特的漢族民系。客家人有自己的客家方言,也有共同的風俗習慣、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是漢民族的八大民系之一,主要生活在江西、廣東、福建以及廣西、湖南、四川、貴州、海南和台灣等地方,其中以江西南部、廣東東北部和福建西部為主,在國外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很多國家也有分布,目前,國內外客家人約有1億人(其中約7400萬人分布在中國大陸的廣東、江西、福建、廣西、四川、湖南、海南、浙江等10餘個省(市、自治區)的 180多個縣(市),廣東省本地客家人數達到2500萬左右,占到廣東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約600萬人分布在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約1500萬人分布在除中國外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美國、秘魯、模里西斯等80餘個國家和地區[起源於幾百年前客家人的下南洋運動])。很多人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其實,客家人不是少數民族,相反,他們起源於中原漢族,是漢民族的一個分支。作為一個群體,客家人可以被稱為一個民系。一個至今說著古老漢語、堅守著古漢人習俗、被認為血統上最為純正的漢族族群。他們是歷史上多次大遷徙的見證者,遠離了自己曾經的故土而定居,久而久之,被稱為客家人。 客家學者從血統、方言、地域、文化等多維度對客家概念進行界定,儘管觀點各不相同,但對於什麼是客家人,大體在以下4個方面是有共識的: 第一,歷史上從中原地區漸次南遷到贛南、閩西、粵東北邊區,或再從贛閩粵邊區遷往海內外其他地區的漢族人; 第二,會說客家方言; 第三,在生活習慣、民間禮俗、信仰崇拜等方面,具有客家文化的共性; 第四,具有客家認同意識,即自我承認是客家人。 只有具備上述4個條件,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客家人。 客從何來? 普遍認同了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從中原遷徙到南方,是漢民族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徵,另一方面又容納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華。那麼,客家先民從何而來,究竟經歷了幾次南遷?有的學者認為客家人經歷了5次大遷徙,代表性學者是羅香林先生;也有的學者認為是經歷了6次大遷徙。最有影響力的還是羅香林的「5次遷徙說」 5次...

Stop Lynas !

降龙十八掌 - 口诀

第一式  亢龙有悔(乾卦上九)《彖》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其招式为左腿微屈,右臂内弯,右脚踏乾位.左掌划圈,右掌向外推去。为本掌最出名的招式。 第二式  飞龙在天(乾卦九五)《彖》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此式跃起凌空,居高下击,先声夺人!以一飞冲天之式上跃双膝微曲,提气丹田,待觉真气上升,放松肌骨,存想玉枕穴间,急发掌劲取敌首、肩、胸上三路。 第三式  见龙在田(乾卦九二)《彖》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这一招是用于狭小空间的防身之术,它或为缓冲高手绵密不绝的攻势之用。在金轮法王偷袭杨过时,郭靖为保护杨过和小龙女,使出此招,震开金轮法王令后者遭受反噬,但郭靖自己为了化解金轮法王的攻势,也受到一点轻伤。 第四式  鸿渐于陆(渐卦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彖》曰:“夫征不复,离群丑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 此招之用,在一个巧字,藏巧于拙,用羽为仪。 第五式  潜龙勿用(乾卦初九)《彖》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此招劲收于内凝而不发,但若有敢试其锋芒者,必受其殃。右手屈起食中二指,半拳半掌,向敌人胸口打去,左手同时向里钩拿,右推左钩,让敌人难以闪避。这是一种左右夹击的攻势,让人无处可避,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第六式  利涉大川(断占词,大畜、同人、未济等卦多次出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逼退敌人之招式,用意在于使敌人勿近其身,以为自保。 第七式  尺蠖之屈:(乾卦九三)《彖》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系辞下》曰:“‘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此招退步侧身,双掌下挥,由下收之,自上攻之。 第八式  或跃在渊(乾卦九四)《彖》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此招虚步下蹲,柔以接物,双掌上挥,上收下攻 第九式  双龙取水(出处:佛经) 原文仅说双掌齐发,前后文未提及降龙十八掌。 第十式  神龙摆尾(原名履虎尾,履卦九四)《彖》曰:“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 这招专攻背后之人,劲道奇猛,实为降龙十八掌的救命绝招。 第十一式  突如其来(离卦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彖》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此招功如其名,去势奇快,攻其不备,最易出奇制胜。 ...

fb Co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