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客家人?
客家人,以客為家,客居他鄉之人。史上記載客家人是從山西和河南等中原地區為躲避動亂等原因而向南遷移並且在南遷的過程中與南方少數民族互相碰撞、互相融合而形成的一支獨特的漢族民系。客家人有自己的客家方言,也有共同的風俗習慣、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是漢民族的八大民系之一,主要生活在江西、廣東、福建以及廣西、湖南、四川、貴州、海南和台灣等地方,其中以江西南部、廣東東北部和福建西部為主,在國外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很多國家也有分布,目前,國內外客家人約有1億人(其中約7400萬人分布在中國大陸的廣東、江西、福建、廣西、四川、湖南、海南、浙江等10餘個省(市、自治區)的 180多個縣(市),廣東省本地客家人數達到2500萬左右,占到廣東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約600萬人分布在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約1500萬人分布在除中國外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美國、秘魯、模里西斯等80餘個國家和地區[起源於幾百年前客家人的下南洋運動])。很多人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其實,客家人不是少數民族,相反,他們起源於中原漢族,是漢民族的一個分支。作為一個群體,客家人可以被稱為一個民系。一個至今說著古老漢語、堅守著古漢人習俗、被認為血統上最為純正的漢族族群。他們是歷史上多次大遷徙的見證者,遠離了自己曾經的故土而定居,久而久之,被稱為客家人。
客家學者從血統、方言、地域、文化等多維度對客家概念進行界定,儘管觀點各不相同,但對於什麼是客家人,大體在以下4個方面是有共識的:
第一,歷史上從中原地區漸次南遷到贛南、閩西、粵東北邊區,或再從贛閩粵邊區遷往海內外其他地區的漢族人;
第二,會說客家方言;
第三,在生活習慣、民間禮俗、信仰崇拜等方面,具有客家文化的共性;
第四,具有客家認同意識,即自我承認是客家人。
只有具備上述4個條件,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客家人。
客從何來?
普遍認同了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從中原遷徙到南方,是漢民族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徵,另一方面又容納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華。那麼,客家先民從何而來,究竟經歷了幾次南遷?有的學者認為客家人經歷了5次大遷徙,代表性學者是羅香林先生;也有的學者認為是經歷了6次大遷徙。最有影響力的還是羅香林的「5次遷徙說」
5次遷徙說
關於客家遷徙運動,分歧在於: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為防止南方百越進犯,便派屠椎、趙佗率領50萬大軍南下,這能不能算客家先民的第一次大遷徙?「5次說」的學者不提這次遷徙,而「6次說」的學者則認為,正是這批人構成了客家人的最早祖先。
第二次大遷徙在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和東晉「五胡亂華」時期,中原士族百姓,紛紛跨黃河、渡長江,一部分逐漸遷到安徽和江蘇的長江兩岸,另一部分則遷往江西北部,再溯贛江而上,來到贛南地區,有的甚至遷到贛閩交界處。
第三次大遷徙在唐代末年,黃巢起義軍的征戰波及長江中下游各省,使客家先民再次遷徙至江西東南部和福建西部,還有一些則進入廣東東北部。
第四次大遷徙是南宋末年,因蒙古鐵騎南下,定居江西、福建的客家先民,一部分遷入廣東東北部。
第五次大遷徙在明末清初,因閩粵贛邊區的客家大本營山多田少,人口持續增長,朝廷實行移民政策,客家人積極響應,大舉南下、西遷。南移者,遷入珠江三角洲及廣東西部一些沿海地區。
第六次大遷徙發生在太平天國運動時期,廣東台山、開平、四會等地因客家人口激增,與當地居民的矛盾日益加劇,最終釀成土客大械鬥,清政府為調解和平息械鬥,將廣東西部一帶的客家人遷至信宜等粵西山區和雷州半島,以及廣西合浦、欽州和海南島等地。
第七次客家大遷徒海洋文明。中國漢族文明,歷經石器文明一漁獵文明一遊牧文明一農耕文明一機制文明一海洋文明。客家人向海外遷徙,自南宋末年以來,泉州成為世界港口城市和海關總署,海上絲綢之路起始地。客家人在向南方各省搬遷的同時,又陸續通過海路和陸路向海外遷徙。海路由泉州、馬尾、廈門、汕頭、廣州、海口、虎門、香港和台山赤溪的凼家沖等港口出發,乘船冒險到達南洋各地。陸路通過廣西、雲南邊境進入緬甸、越南等地。其中包括宋末抗元、清初'反清復明'、清末太平天國運動和孫中山早期領導的各次武裝起義失敗後,逃亡海外的志士,以及相當數量的破產農民和城市貧民,他們或自駕帆船,或被擄掠、誘騙、招雇為'契約華工'到南洋等地從事苦役。20世紀中葉以來,又有部分人由原住國向歐美等國乃至世界各地再行遷移。現在客家後裔已遍布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有人說: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還有人說:哪裡有陽光,哪裡就有客家人;哪裡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裡聚族而居,艱苦創業,繁衍後代。 由於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東方猶太人」之稱。
客家習俗「上燈」
客家人是如何稱其為「客家人」的?
歷史上往南遷徙的漢人不計其數,遠遠大於客家人的人數,換句話說並不是所有從中原往南方遷徙的漢人都演化成為客家人,道理和原因何在?客家人是如何稱其為「客家人」的?原因多種多樣,但以下三個最關鍵:
首先,客家人的祖先是以成批家族的形式南遷的,並非原子化的個人遷徙,這導致他們非常注重繼承家族傳統,維護家族文化和榮光,不容易被其他族群同化。客家人無論去到哪裡,無論在哪裡的客家人,都非常重視立祠、祭祖和修家譜等,這個特點非常鮮明和突出,客家有諺:「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說得就是這個道理。崇祖重家的傳統一方面保全了自己的文化記憶,另一方面也加強了族人的凝聚力,讓客家人變得團結和具有群體意識。
贊助商鏈接
客家宗祠重光慶典(資料)
其次,得益於地理環境。客家先民南遷的過程中,一般選擇山區作為落腳點,正所謂「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山區雖然環境惡劣,條件落後,但人少競爭小,而且環境封閉,受外力干擾較小,使得客家先民的語言、風俗等得以傳承下來。以客家人形成的最重要的地點、客家人的大本營——贛閩粵交界處為例, 「贛之為郡,處江右上游,地大山深,疆隅繡錯」, 「閩中壤狹田小、山麓皆治為隴畝……汀踞閩上游,復嶺崇岡,山多於地」, 粵東則「無平原廣阡,其田多在山谷間」,總之贛閩粵交界處山嶺環繞,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地理空間,而且山間有河谷盆地,客家先民遷徙到這裡後,就以家族為單位在河谷盆地耕作。客家人在此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系特徵,然後擴散至國內和世界其他地方。正是這一地方地理相對封閉,客家人得以較大程度地延續和獨立發展自己的文化和風俗,免招世局動盪和外部政治勢力的干擾和杯葛。
客家美女
最後,客家人非常重視教育。客家人極其重視對後代的培養和教育,具有濃厚的尊師重教的氛圍,去到客家聚集的地方,你常聽到很多類似的諺語:「唔讀詩書,有目無珠」,「生子不讀書,不如養大豬」等等。重視教育不僅使得客家人在科舉中常常出類拔萃,而且對於傳承中原文化,保持自己的中原身份認同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尤以世家大族、貴胄之家為甚,這就與周圍那些「蠻夷」形成了文化上的區別。
客家人的文化特點
客家文化是多元化的, 是客家人共同創造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總和。贛南師範學院林曉平教授認為,客家文化是三維的,它表現出儒家文化、移民文化與山區文化的特質。客家文化並非單一的、線形發展的文化,而是由諸種文化因素組合而成的一種多元文化。其中,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質是儒家文化,同時還表現出移民文化與山區文化的特性,三種文化共同構成了多姿多彩、富有特色的客家文化。
客家人「自強不息,銳意進取,四海為家,誠實守信,艱苦創業,勤勞節儉,崇文重教,謙虛禮貌,團結友愛,愛國愛鄉」。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承傳著客家民系優秀的傳統美德和人文精神。
客家文化事象是客家文化特質的外在表現,這種文化事象表現在客家傳統民居、飲食、信仰、語言、服飾、精神等方面。
從建築上面客家民居的建築形式多種多樣,其中主要是府第式民居,客家人居住的圍龍屋和「四點金」,實際上是北方的四合院。加上背後圍屋,前面半月形的池塘是把背山面水的自然風光濃縮於居室之間。從風水玄學的角度,則是一幅太極圖,金、木、水、火、土五行和諧統一於居室。客家民居的基本類型是「四扇三間」,客家民居的最高境界「九井十八廳」,後來發展到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居,贛南方形的圍屋、閩西圓形的土樓、粵東內方外圓的圍龍屋以及五鳳樓、走馬樓等。建築代表:客家民居、客家圍屋、圍龍屋、客家土樓。